亚洲精品影院综合在线观看-天天爽夜夜爽天天做夜夜做-欧美精品久久久亚洲-久久国产精品99精品国产

總經理熊敬超 | 抓住歷史機遇,創造環保產業新時代
發布日期:2018-06-12
點擊次數:984
字體顯示:

【大】

【中】

【小】

???????? 一、抓住歷史機遇

十九大以來,黨中央對環保非常重視,特別是上個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強調,要充分利用改革開放40年來積累的堅實物質基礎,加大力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解決生態環境問題。應該說,這是把污染防治提到了史無前例的高度,也是環保行業難得的歷史性機遇,我們環保企業要積極響應國家對生態環境保護的要求,緊抓機遇,在政府主導下,切實發揮好企業作為環境治理主體的作用,協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和生態文明建設持久戰。

從現狀來看,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所積累的各類環境污染問題,與人民對優美環境的需求不匹配,也折射出環保行業的發展跟不上新時代的步伐。我們認為原因主要在于環保企業創新能力不足和核心技術缺乏。唯有創新才能突破發展的瓶頸。只有環保企業都勇于創新、樂于創新,才能推動整個環保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創造環保新時代。

二、創新

結合我們公司這么多年的發展,創新主要來自于兩個方面,一個是技術創新,一個是商業模式創新。

(一)技術創新

在技術創新方面,有四個路徑:緊跟政策導向的技術創新,減排與節能相結合的技術創新,貼近國情的技術創新,研發模式的創新。

(1)緊跟政策導向的技術創新

隨著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打響,各種污染物的排放標準越來越嚴,我們作為污染治理企業,只有不斷加強新技術研發,為污染治理提供技術保障,才能使日趨嚴格的排放要求落地。例如大氣污染防治,污染物排放標準不斷升級,急需大氣治理技術不斷升級。我們緊跟政策要求與市場步伐,針對冶金等重污染行業,我們加大研發創新力度,迅速地從單一的除塵、脫硫技術逐級發展到現在的第四代多污染物一體化脫除技術,只需要一個系統就可以同時除去多種污染物,脫除效率高,布局緊湊,為達到國家超低排放標準提供了堅實的技術保障。

(2)減排與節能相結合的技術創新

“我們從來不缺乏寶藏,而缺乏發掘寶藏的實用技術”。如果我們能在治理污染物的同時,將減排和節能有機結合起來,進行協同技術創新,“變廢為寶”,在減排的同時為企業帶來經濟效益,將極大的調動企業減排的積極性。以鋼鐵企業高爐尾氣治理為例,高爐尾氣的排放會造成大氣嚴重污染。由于高爐尾氣的熱值低,如何在減排的同時進行高效利用是一個難題。我們通過多年的研發創新,先后開發了四代單循環發電技術對低熱值高爐尾氣進行治理和高效利用,能源轉換效率從最初25%左右到如今40%以上,用我們最新的采用國產化設備的單循環發電技術,完全取代了依賴進口技術及設備的聯合循環發電技術,我們的技術創新引領并推動了國內設備制造企業的技術升級,造價只有國外技術的1/3,形成了技術與成本雙重優勢,提升我國環保產業的競爭力,在國內與國際市場上,給環保事業深深打下“中國制造”、“中國創造”的烙印。

(3)貼近國情的技術創新

技術創新的另一個很重要的方面,是通過國際先進技術的引進、消化與再研發,形成一系列符合我國國情、滿足我國污染治理特點的實用技術。

對于國外的先進技術我們要敞開懷抱,既要大膽嘗試引進先進技術,又要充分驗證能否滿足我國減排節能的實際需求。如在土壤修復領域,由于土壤的異質性、污染多樣性、修復周期等各方面的差異,國外適用的技術在國內往往存在水土不服、成本昂貴等問題。因此,土壤修復需要“一地一策”、因地制宜的進行創新。

我們在2008年進入土壤修復領域后,立即牽頭組建了全國首個污染場地土壤修復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不斷深入研發。在長江大保護重點修復工程的實踐中,由于國內尾氣排放要求嚴于國外標準,在借鑒國外成熟的異位熱解吸技術同時,我們發揮在煙氣治理以及余熱余能高效利用方面的技術優勢,將尾氣處理技術創新移植到熱解吸系統中,進行了優化設計,尾氣污染物去除率高達99.99%以上,并有效避免了二噁英的產生,可用于包括有機氯類污染物在內的各種有機污染土壤的修復。此外,將我們前期積累的余熱再利用技術經驗借鑒到土壤修復中,通過尾氣余熱的設備內循環,大幅降低了系統能耗,修復成本比國外同類技術降低20%以上。

4)研發模式創新

高效的技術研發模式的創新關系到研發成果的轉換速度,也同樣影響創新的速度。處于產業鏈上的各企業要不斷創新產學研合作方式,通過更加開放的形式加強合作,資源共享,加快技術創新的步伐。

我們和政府合作正在積極推動研發共享平臺。經過幾年打造,我們擁有強大的研發分析中心,設有六大實驗室,創新探索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共用研發平臺,共享研發成果的機制,快速實現研發立項、科技成果和市場需求的精準對接。

(二)商業模式創新

商業模式創新也是推動環保企業發展壯大的關鍵,在這方面我們聚焦兩項:一是重污染企業的環保管家,二是城市循環經濟產業園。

第一,重污染企業的環保管家

作為我國重要基礎工業的冶金行業,也是傳統的重污染行業,并存在產能過剩問題,為了適應供給側改革和結構調整,滿足國家日益嚴格的節能減排標準,鋼鐵企業為了生存發展不斷改造升級,加大環保投入。鋼鐵企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在人才、技術、管理方面的優勢體現在主工藝流程上。但是對于鋼鐵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水、氣、渣等各種污染物的治理,不具備專業性、綜合性、先進性,經常達不到最佳的治理效果。我們利用多年積累的綜合專業優勢、創新服務模式為企業提供全套節能減排規劃與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從投融資、建改造、運維管理及持續改進的創新式管家服務。

第二,城市循環經濟產業園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土地資源稀缺,廢棄物處置的體量以及處理難度與日俱增,分散式處置方式越來越難以落地,即將城市的各類垃圾、餐廚、污水污泥等廢棄物,全部在同一個園區集中處理,

這需要具備綜合技術優勢的企業做好整體方案設計,運用專業化技術治理及利用各種廢棄物。一來可以集約利用稀缺的土地資源,二來可以實現多種廢棄物的協同治理,以廢治廢,還可以實現園區內能量梯級利用和廢棄物綠色化應用。

無論是循環經濟產業園還是企業環保管家,都是商業模式創新的閃光點,都有巨大的市場前景與產業價值。然而,技術創新是持續推動商業模式創新的源動力,只有做好商業模式創新與技術創新的有機結合,才能形成企業獨特的綜合競爭優勢。

三、合作共贏創造環保新時代

環保企業在大力創新的同時,還應當加強多維度多方合作,共同參與污染防治攻堅戰。目前環保產業主要致力于現有污染的治理,污染越多,治理的任務越重,為了踐行建設美麗中國的社會責任和減排節能減排的承諾,我們要更加重視源頭治理,減少污染,為此,向大家做兩個呼吁。

(1)呼吁多維度多方合作

在政府主導下,各方要加強多維度合作,希望我們一同開放研發創新平臺、開展資本合作、推動技術創新,激發創新活力,著力營造良好的技術創新環境。

(2)呼吁綠色生產和綠色生活

綠色發展是構建高質量環保產業的必然要求,是解決污染問題的根本。充分調動生產企業的主觀能動性,在政策、稅收等方面加強綠色生產導向,實現源頭防控;倡導公眾消費綠色產品,享受綠色生活方式,共同為保護綠水青山貢獻自己的力量。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讓我們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緊緊抓住環保產業的歷史發展機遇,肩負起保護綠水青山的社會責任與歷史使命。作為環保企業代表,我們愿與在座的各位一道,開拓創新,共同創造環保產業新時代。

?

部分媒體報道:

大會集錦 | https://v.qq.com/x/page/n0689eb5ahf.html%20

新華網 | 熊敬超:節能環保產業要創新商業、服務模式

新浪網 | 環保創新發展大會舉辦 都市環保領頭呼吁創新

鳳凰網 | 武漢環保企業呼吁行業開展技術創新與商業模式創新

?